小寒,急速降溫冷了幾天,河邊東北季風呼嘯,木窗槅震得嘎嘎作響。
河邊少人行,偶然一二白鷺棲息岸邊覓食,看著一片茫茫漠漠的冷水,仍然專心一意,沒有旁鶩。
斷斷續續的降溫,也會有一天突然放晴,陰霾一掃而空,陽光亮麗,天空湛藍。
前幾日在寒風裡吹落不少枝葉的苦楝樹,結滿了一粒一粒小龍眼般發亮的金苓子,襯著一碧如洗的藍天,很是華麗好看。
苦楝樹枝莖細長優美,但是春天時有淺紫的花色和濃密綠葉覆蓋,看不太到枝幹的線條。
一棵樹也有一棵樹在不同節氣裏的美,春天看紫花看綠葉,冬天看枝莖婉轉,看如黃金果粒燦亮奪目的苓子。
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,《金剛經》重複說得最多的一段話,彷彿也是這一棵苦楝在不同季節示現給我的諸相非相。
這幾日得知傅聰染疫過世,86歲。我和他的一面之緣是在四十年前,他應新象之邀來台北演奏。會後許博允邀約去北投泡湯,泡湯時閒聊,他說起彈奏貝多芬時常用李白詩裏的情感,彈奏巴哈也常常覺得是跟王維對話。
湯池裡娓娓道來的美學,以後在《傅雷家書》裡讀到,文化深厚底蘊造就了藝術者詩人的特質,藝術當然不是「技術」這麼膚淺。
盛壯之年的傅聰,以「鋼琴詩人」享譽國際,他手指上感動世界的不只是蕭邦,莫札特,而是血液中奔流不斷的孟浩然、李商隱吧⋯⋯
晴日呼喚,人群都出來了,河邊異常熱鬧,大人們紛紛指著樹上發亮的果實給孩子看。
綠葉 李 春枝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
古人是如何過冬的?從炭火到棉服,趣說古代禦寒史
歷史春秋網
作者:陸棄
冬天來了,御冬成為人們生活中首先要考慮的一大問題。現代人們御冬保暖,採用的方法多了,屋裡有暖氣、空調,可穿單衣,出行在車里,也有空調取暖。外面再穿上厚厚的毛衣、皮衣、棉衣,要多暖和有多暖和。在古代,沒有暖氣、空調,他們是如何過冬的呢?
古代的四個寒冷期,比今天更冷
古代的氣候,是遠比現代冷的。據科學家竺可楨的研究,古代有四個寒冷期和四個溫暖期,其中第一個寒冷期為西周寒冷期,約為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850年,持續了至少150年,《竹書記年》記載,「冬,大雨雹,牛馬死,江、漢俱凍」,許多可以在黃河流域生活的野獸因為寒冷而向較溫暖的南方遷移。我們知道候鳥是遷移動物,但陸地動物也產生遷移,可見當時有多冷;第二個寒冷期為魏晉南北朝期,約為公元初至公元600年,持續了大概六百年左右時間,其中歷史記載有三年時間東南一帶沿海都結了冰(公元333年至公元336年),棗樹長出綠葉比往常年份推遲了十至十五天(據《齊民要術》)。海水結冰,是很反常的事情,一般海水是不可能結冰的。可見當時的寒冷程度。《三國志·魏書·文帝紀》真實記載了當時的寒冷情況:「冬十月,行幸廣陵故城,臨江觀兵,戎卒十餘萬,旌旗數百里。是歲大寒,水道冰,舟不得入江,乃引還」。
第三個寒冷期是南宋寒冷期,時間約為公元1000年至公元1200年,大概為二百年。其中公元1111年太湖都結了冰,湖中的柑橘樹全部凍死了。一般來說,樹木是很難凍死的,冬天雖然因為天氣原因一些植物樹葉落盡,枝幹枯乾,但第二年還會生出新枝嫩葉,此時柑橘樹被凍死,第二年不復重活,可見寒冷的程度。人工大運河也結冰了,影響了水運交通。《宋史·五行志》記載,「淳化四年二月,商州大雪,民多凍死」,老百姓沒有條件御冬,熬不住了,只有凍死的命;第四個寒冷期離我們最近,是明清寒冷期,這個時候出現了兩個天氣反常的怪現象,公元1493年的冬天,淮河流域竟然斷斷續續下了半年的大雪,你說得下多厚;公元1893年湖北普圻地區天空再降大雪,平地雪厚竟然達到五、六尺。清朝詩人王樾曾以詩歌記載當時錢塘江被凍時的狀況:「大地氣不溫,重衾疑浸水。曾聞錢塘潮,凍結平如砥。又聞淮海濱,彌望堅冰履」,錢塘潮也無法漲潮了,都被凍成了磨刀石的樣子。
這麼冷的天氣,古人如何過冬禦寒?對於窮人來說,正如諸多歷史記載所說,熬不住了就會被凍死,家禽家畜也是一樣;而相對富裕的人,會採取各種辦法過冬。
炭火,是古代屋內取暖的主要方式
外面很冷的時候,古代的富人們大多時間會呆在屋裡,遮蔽風寒。而屋子里會相應採取一些增暖措施,使屋裡屋外冰火兩重天。
最早的增暖措施,就是在屋裡生一堆火,通過烤火增溫。中國人用火已經有幾十萬年的歷史,早在舊石器時代就發現了火,那個中國的人文始祖之一燧人氏,發明瞭「鑽木取火」,由「鑽木取火」到利用火石取火,到火柴的發明,直到現代的打火機,經歷了幾十萬年的時間。火可不是只解決了人類吃熟食的問題,它還有另兩項功能,即取暖與照明。在有安全措施防範的情況下,在屋子里點上一堆火,既可以取暖,又可以照明。
炭火,是古代屋內取暖的主要方式
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,由在屋裡直接點火發展到用火爐燒炭。春秋時有「燎爐」的記載,秦朝時出現了壁爐,更為神奇的是,秦朝時還發明了「火牆」,這是中國最早的「暖氣」開始,不過那個時候沒有鐵件的暖氣,而是用陶制的筒瓦相扣,將之埋在牆中,利用牆體的升溫,而使整個屋子增加溫暖。漢朝以後取暖設備進一步完善,火盆、足爐、熏爐、手爐而系列設備進一步完善,白居易詩歌雲:「暖閣春初入,溫爐興漸闌。晚風猶冷在,夜火且留看。獨宿相依久,多情慾別難。誰能共天語,長遣四時寒」,因為白居易的影響力,熏爐又被稱為「別春爐」。
白居易還有一首詩《賣炭翁》,記載了當時賣炭從業者的生活艱難。在長達數千年的時間裡,木炭是最受中國人歡迎的取暖用品。明朝的皇宮有專門的「惜薪司」,其實就是負責木炭供應的部門,萬曆年間的一次殿試,曾耗用了一千斤的木炭,可見皇宮對於木炭的用量需求之大。
除了木炭以外,煤炭也是人類用於取暖的重要用品。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煤炭的國家,經過考古發掘,早在七千多年前,中國人就已經發現了煤。不過,古代中國人不叫煤,而稱為石涅、石墨或石炭等。第一個首次使用煤名字的人,是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。至少在西漢時期,中國人就開始使用煤炭作為燃料。不過,完全用煤炭替換木炭取暖,是近現代的事情。
對於窮人來說,一來買不起木炭和煤炭,二來沒有厚衣服取暖,熬過冬天不容易。窮人最常用的室內取暖辦法,是燒炕,直到現在的老人們,還有用這種方法取暖的。
棉衣,是明代朱元璋強行推廣開來的
除了住處的取暖措施以外,穿厚點就是古人最好的取暖方法。不過,在很長時期的古代,是沒有棉衣可穿的,因為棉花這種植物,是印度和阿拉伯地區的特產,並不是中國本土的植物。那麼,在棉花沒有傳入中國之前,中國人是如何解決靠穿取暖的問題呢?
中國人衣料的本土發明,是葛、麻、蠶絲。對於有錢的富人來說,在絲綢衣服里,墊上厚厚的絲錦,也有很好的保暖效果。至於窮人,沒有錢買蠶絲製成的絲綢,只能穿葛、麻這樣的衣服,裡面的填充物,是絮頭、細碎枲麻這些粗劣、陳舊的東西,防寒效果肯定要差一些。另外,穿皮袍是比絲綢更好的選擇,古代打獵很普遍,用動物皮毛做成衣服,能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。羊羔皮、狐裘、貂皮等,最古人最常用的皮袍衣服。
至於棉花,是從南北朝時期開始傳入中國的,但那時棉花的種植,遠在邊疆,並沒有深入內地。直至宋元之際,棉花開始傳入「關陝閩廣」大量種植,並開始走向南方各省。關於棉花的推廣,有兩位居功至偉的人物,一位是宋末元初的黃道婆,也是著名的棉紡織家、技術改革家,大力推廣攪車、彈棉弓、紡車等器具,被稱為布業的始祖,至今上海等地有「黃婆婆,黃婆婆,教我紗,教我布,兩只筒子兩匹布」的民謠。另一位則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,朱洪武覺得棉花這種植物很好,採取強制措施在全國推廣這種植物,從此全國人民都穿上了棉衣。
除了穿、住以外,靠喝口熱湯、熱酒取暖,也是常用的方式,不過條件是你得吃得起、喝得起。「綠蟻新醅酒,紅泥小火爐。晚來天欲雪,能飲一杯無?」,這是白居易的喝酒取暖詩,不過白居易是朝廷公務員,喝得起酒,一般老百姓,飯都吃不飽,能不能喝得上酒,是一個大問題。
本文由「歷史春秋網」授權「知史」轉載繁體字版,特此鳴謝。)
網站簡介:
歷史春秋網(www.lishichunqiu.com)成立於2010年6月,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,提供中國古代歷史、政治軍事、經濟文化、中醫養生、書畫藝術、古董收藏、宗教哲學等內容。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,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。
綠葉 李 春枝 在 麗雯。徐徐(徐麗雯的官方粉絲專頁)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
小時候楊牧對我來説教養良好、抒情古典。那時他的詩,還裝不進我的心裡。
今天,好像有點霑露了。
此詩劇係《光的孩子》女主角徐堰鈴 Yen Ling Hsu所執導,由發亮的舞者、演員、音樂家、詩人們共同呈現,眾人一起讀楊牧,這個午后很繾綣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春歌/楊牧
那時,當殘雪紛紛從樹枝上跌落
我看到今年第一隻紅胸主教
躍過潮濕的陽臺——
像遠行歸來的良心犯
冷漠中透露堅毅表情
趐膀閃爍著南溫帶的光
他是宇宙至大論的見證
——這樣普通的值得相信的一個理論
每天都有人提到,在學前教育的
課堂上,浣衣婦人的閒話中,在
右派的講習班與左派沙龍裏
在兵士的恐懼以及期待
在情婦不斷重複的夢;是在
也是無所不在的宇宙至大論,他說
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分鐘
都有人反覆提起引述。總之
春天已經到來
他現在停止在我的山松盆景前
左右張望。屋頂上的殘雪
急速融解,並且大量向花牀傾瀉——
「比宇宙還大的可能說不定
是我的一顆心吧,」我挑戰地
注視那紅胸主教的短喙,敦厚,木訥
他的羽毛因為南風長久的飛拂而刷亮
是這尷尬的季節裏
最可信賴的光明:「否則
你旅途中憑藉了甚麼嚮導?」
「我憑藉愛,」他說
忽然把這交談的層次提高
鼓動發光的翅膀,跳到去秋種植的
並熬忍過嚴冬且未曾死去的叢菊當中
「憑藉著愛的力量,一個普通的
觀念,一種實踐。愛是我們的嚮導」
他站在綠葉和斑斑點苔的溪石中間
抽象,遙遠,如一滴淚
在迅速轉暖的空氣裏飽滿地顫動
「愛是心的神明……」何況
春天已經來到
—————
📽️ 直播時間&平台 📽️
▶️ 🌞 9/5(六)14:00 日光場
fb:https://reurl.cc/ld5jy9
youtube:https://youtu.be/scgFz3QZgJo
▶️ 🌙 9/5(六)19:00 星光場
fb:https://reurl.cc/XklYA7
youtube:https://youtu.be/qe-eVRmWAvY
楊牧是現代漢語詩史的偉大詩人,創作生涯逾60年,他以迷離惝恍的抒情韻致,承接三千年來中國抒情傳統,以現代語言融入古典語彙及台灣的地方語型,獨造出一種清新迷人的節奏。楊牧老師在今年三月離世,趨勢教育基金會與楊牧老師的家屬共同策劃,精選詩人代表詩作,邀請當代詩人、音樂家、舞台演員以朗誦搭配樂音、舞蹈、影像,一起紀念這位傳奇詩人。
【演出團隊】
詩人:向陽、初安民、陳育虹、陳義芝、楊佳嫻、廖咸浩、曾淑美、羅智成
樂手:李世揚、吳登凱、殷陽
歌手:周明宇、陳沅宜、葉穎
演員:朱安麗(現為國光劇團團員)、林子恆、韋以丞、徐灝翔、游以德
舞者:楊雅媛、簡慈儀、羅立安
特別演出:王常名
【製作及演出團隊】
製作人:陳怡蓁
導演:徐堰鈴
舞台設計:王德瑜
燈光設計:鄧振威
影像設計:王正源
音樂設計:李世揚、葉穎、陳建騏
服裝統籌:林璟如
妝髮設計:洪心愉
舞監:林岱蓉
執行製作:廖涵羽
排練助理:呂岱樺、林品澄
主辦單位:趨勢教育基金會、國家圖書館
特別感謝:目宿媒體、洪範書店、年代提琴、水谷瑋
共同紀念楊牧,歡迎收看
綠葉 李 春枝 在 綠葉․李春枝 - Facebook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
「綠葉•李春枝時尚中心」設立於1966年。 設計師李春枝始終堅持台灣製造,以特有的創意、精緻的手工縫製,獨到精闢之人體工學、立體裁剪,為顧客提供最完美的服務。 ... <看更多>
綠葉 李 春枝 在 Greenleaf Fashion Center ~ 綠葉。李春枝時尚中心~ 花序篇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
Greenleaf Fashion Center ~ 綠葉 。 李春枝 時尚中心2010、11 訂製秀~ 手繪、花序影片Canon 5D Mark 2 & Panasonic GH1 & Sony EX3 錄製. ... <看更多>
綠葉 李 春枝 在 Re: [問題] 尋找春花望露媽媽裝- 看板GetMarry - 批踢踢實業坊 的美食出口停車場
這件衣服有點像是我娘親偶爾會買的品牌
剛剛找了一下他們的型錄
大概看到兩件有點像的
(但抱歉 都找不到大圖)
蕾寇斯(金夫人系列)
這個品牌在百貨公司現場看的話,有很多大紅大花大喜氣的媽媽裝~XD
陪我媽媽買過幾件,現場看質感並不low(網路上照片看起來反而質感差)
https://www.lakows.com/untitled-c1iae
另外一個牌子是
綠葉 李春枝
這個牌子一樣有做一些貴氣的媽媽服~
也陪我媽媽買過一些,不過一樣沒有官網(找到的官網都失效)
然後,我覺得綠葉李春枝也很有可能是你要找的牌子
因為.....
看原PO貼的照片,覺得風格類似,所以去翻了一下春風望露的片尾
發現竟然也有它~所以~值得一找XDD
祝順利啊~
※ 引述《iino (BONITA)》之銘言:
: 剛剛媽媽看電視看一看突然很激動打電話叫我看民視
: 原來是她終於找到娶媳婦當天要穿的媽媽裝
:
: 不知道有沒有板友看過這件媽媽裝,我老媽剛剛在電話裏一副勢在必得的口氣
: 我怕我買不到,回家會被關禁閉
:
--
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, 來自: 114.45.66.160
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GetMarry/M.1474575790.A.30F.html
... <看更多>